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光热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四川省传统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了加快内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内江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内江市“十一五规划”将药业、蔬菜、水果、特种养殖等列入内江市的十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
淡水养殖一直是内江市的龙头产业。白鲢、花鲢、白乌鱼产量位居全省前茅,球溪鲶鱼享誉省内外,其骨干企业多达数十家,“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另外,一批特种鱼养殖场也引人注目,东兴区的“四川科信达鳝鱼泥鳅养殖有限公司”已实现泥鳅的规模化繁殖,并向国内10几个省市提供泥鳅苗,隆昌周兴镇拥有以 “万顺特种鱼养殖场”、“明进特种鱼养殖场”等为代表的“千亩生态园”,被确定为四川省无公害水产养殖镇。目前已建成隆昌县国家级水禽基地县,东兴区、资中县省级水禽基地县,内江市已经成为四川省水产产业化试点城市。
特色种植业也是内江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被誉为“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 的资中县塔罗科血橙,远销海内外,已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柠檬产业被列入四川省“十一五”经济作物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内江市被四川省规划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川南基地,冬尖、指天椒、麻竹等产业发展倍受瞩目。同时,为了振新传统的中药材产业,内江市确定以铁皮石斛、麦冬等一批名贵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欲将内江市打造成四川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虽然内江市在特色农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企业平台,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制约了特色农业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
⑴科技攻关滞后,特色农产品品质退化严重。有的优质农产品已失去它的传统地位,优势地位难保,内江地区塔罗科血橙、柠檬、指天椒的品种退化严重。
⑵地方名优特品种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缺乏开发平台,新品种来源有限。尽管内江市水产养殖产量位居全省前茅,但品种单调,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沱江流域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鳅(宽体沙鳅),售价高达200元/斤,至今没有开发。
⑶缺乏工厂化规模生产技术,制约了药材、花卉产业的发展。内江市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铁皮石斛、彩色马蹄莲产业,尚未实现规模化种植。
⑷种养殖产业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附加值低,取得绿色认证的很少,生态种养殖新技术亟待研究推广。
基于以上内江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内江师范学院整合内江市农科院及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生态、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作物良种繁育与栽培、水产养殖等学科领域的科技力量,特申报成立《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将立足于内江,面向全川,对内江特有药用、园艺、蔬菜等经济植物和鱼类、禽类等经济动物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内江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企业平台,进行校企共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将科技积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新路子,为内江市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将实验室打造成内江市重要的农业发展创新基地和人才孵化中心。同时拓展我校的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促进我校的学科建设,提高我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硕士点的申报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