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5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Vol·25,No·5,pp44-46
2 0 0 4年1 0月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ctober, 2004
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构想
屈宝香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北京 100081)
摘 要 阐述了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和规模优势、区域特色、市场需求、生态建设、农民自
主等5项原则,提出总体布局构想和区域布局重点。
关键词 西部 特色有机农业 区域布局 构想
收稿日期: 2004-07-28 作者为副研究员
西部地区是我国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耕地面积占全国1/4以上,拥有全国3/5的草地面积
和接近一半的水资源,然而由于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西部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
地区。近年我国在总体上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入世等,为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
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应依据有机食品的要求,加大开发现
有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前景较好、具备产业化经营基础的特色有机产品,并通过兴办示范样板,解决共性
技术难题,培植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合理配置特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
一、特色有机农业布局指导思想与原则[1]
特色农业生产要求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有机
农业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
术。世界上生产有机食品的国家有100多个,而其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种植面积约
有6·6万hm2,而且约有2/3正处于转换期。我国西部具备开发有机食品的先天有利条件。生物品种繁多
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很多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环境质量优良,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
农业生产基地。此外,我国西部劳动力也比发达国家要便宜得多,发展有机农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农业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是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
入的主要途径,是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一)特色有机农业布局的指导思想[1]
西部地区特色有机农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结构转型及其空间布局优化。农业结构转
型,必须立足于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
售网络建设,进一步建成有全国特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生态绿色农业产品贸易中心,促
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空间布局优化,则要求从西部地区内部寻找特色有机农业的优势区作为“发展
极”,并配合适当的政策激励,促进特色有机农业的地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发展西部地区特色有机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重点,适度规模生产,按产业化
进行开发,兼顾生态建设”。其总体思路: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选择具有一定区域规模、
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有机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
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特色有机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
机统一,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西部地区在发展目标上,既要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发
展节水型、生态型特色有机农业;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有机农产品加工体系。在发
展模式上,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坚持走依靠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行集约化
经营,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二)特色有机农业布局原则[2]
1·规模优势:是指某个地区在资源环境条件等方面具有生产这类产品的优势。规模优势原则指在选
择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工业加工原料基地时,一般主要考虑规模优势。过去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
也主要在具有规模优势的品种或产业上,这对加速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目前许多产品在
总量上已处于供求平衡,甚至部分产品已出现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在发展生产时,除了考虑规模优势外,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特色。
2·区域特色:是指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
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西部生态环境虽然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草
地畜牧业和生态渔业的优势。区域特色原则正是依托这些优势,加大对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丰富而独特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如棉花、
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品质好、产量高、市场潜力大。
3·市场需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市场需求,其产品才可能成为商品,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由数量需求转向优质、特色、多样化需求,农业增收或减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市
场需求的变化。在选择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时,市场需求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一种产品在一个地区数
量多了,往往就不具备特色了;而产量少往往更能体现特色,其经济效益更高。
4·生态建设:是指我们应坚持在不破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西部。生态环
境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西部投资环境的改善。所以,我国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开
发的第一任务,而且是西部开发的切入点。应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切实把西部开发建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借开发西部之名,乱采滥挖、掠夺性
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5·农民自主:是指要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发展西部特色有机
农业必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因地
制宜指导农民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注意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特色有机农业优势区域布局构想
(一)总体布局构想
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区域特色的
物种资源,使其成为我国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
展,特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西部地区的一些名优瓜果、中药材、食用菌、特种畜禽产品很受欢
迎。然而,这些产品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并且,由于过去我们在科技投入方面对这些规
模小的产品和产业不够重视,其生产中一般存在品质差、产量低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过去在科技投入方
面所存在的那种仅重视大宗产品,而忽视小品种的现象,加大对区域特色产品和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
在西南地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山地地貌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干旱区很大部分为
沙漠或戈壁所覆盖,只有范围非常小的绿洲区域为干旱区的精华所在。半干旱区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非常严重,特别是陕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为草场严重退化的区域。因此,在确定西部特色有机农
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范围时,必须剔除受地形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地域。
伴随着全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西北地区的重点经济带范围内已形成棉花、牛
奶、羊绒、水果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特色产业,同时甜菜、马铃薯、优质粮油、牛羊
肉、中药材、番茄、枸杞、制种业等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种植业也得到了培育和发展;西南重点经济
带特色农业在全国农业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我国粮食、油料、糖料、茶叶、烤烟、蚕茧、柑
橘、香蕉及生猪的重要产区。整个西部重点经济带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地域化、专业化新格局已成刍形,但
特色农业总体规模偏小、区域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45第5期 屈宝香: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构想(二)区域布局重点[4]
未来西部地区特色有机农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两大方面:一是实现已具有规模优势地位的产品和产业
高效化;二是实现区域特色有机农产品和产业的高产、高效化。要求在加快发展西部特色农业时,突出抓
好“特色种植业产品、特有园艺产品、草业和草地畜牧业、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
业”等重点。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西部每个省区培育形成几个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
农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西部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特色产业带,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西部地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
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在西部地区已形成多种具有规模优势地位的产品和产业。如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的马铃薯,内蒙
古和陕北的小米,新疆的棉花,四川、贵州的油菜籽,内蒙古和新疆的葵花籽,广西和云南的甘蔗,新疆
和内蒙古的甜菜,云南和贵州的烟叶,陕西的苹果,四川的柑橘,新疆的葡萄,内蒙古和新疆的养羊业与
奶牛业,四川的养猪业与养蜂业等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然而,这些产品和产业中的多数存在经济效益
低的问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其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农民尽快富
裕。为促使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做优做强,国家确定了西部今后重点发展的七大特色农业基地,包括建设新
疆棉花和西瓜、甜瓜生产基地,云南甘蔗、烟叶基地,内蒙古糖料生产基地,在西南地区发展柑橘、热带
水果,在西北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梨、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枸杞、甘草、红花等中药材生产基
地等等。特别是甘肃的油橄榄,陕西的苹果,内蒙古的牛羊,新疆的彩色棉已得到快速发展。种植、加
工、销售油橄榄如今成了甘肃省陇南地区的主导产业,这里种出的油橄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品质好,
现在油橄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 667hm2。渭北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唯一全部符合苹果生长7项指标的优生
区。近几年陕西省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很快使全省苹果栽种面积超过40万hm2,产量突破
400万t,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苹果年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加上加工、贮藏业,整个苹果产业年
产值超过100亿元。内蒙古正好处于北纬45°天然养牛带上,利用这一优势,内蒙古推出“伊利”、“蒙
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等一批畜牧业品牌,确立了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的畜牧业大
区的形象和地位。新疆的光热水土资源适宜棉花生长,当地农民有种植棉花的丰富经验。进入20世纪90
年代,依靠规模种植和科技攻关,新疆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年产皮棉超过150万t。在天
山南北的每一块绿洲还建起了葡萄、大枣、香梨、核桃、杏等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条绿色的特色瓜果带。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2002-12-26
2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3 谷树忠.对西部地区特色农业问题的几点探讨.西部开发报,2003-01-09
IMAGINATION FOR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T WEST CHINA
Qu Baox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5 principles: i.e. guiding thoughts, scale superioritie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arket nee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armers’initiative, etc and puts forward imagination for general dis-
tribution and focus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Keywords west China;organic agriculture with special characters;regional distribution;imagination
46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