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行:在全省科技工作会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数:   日期:2011-06-29   字体:【

同志们:

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战略部署,学习传达全国科技工作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谋划发展,总结回顾“十一五”和2010年全省科技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科技工作,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推进“两个加快”。

今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2010年度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奇葆书记、巨峰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一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和支撑发展的巨大成绩,科学阐述了全国两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形势、方向、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的指示。在上午的科技工作会上,成云副省长对“十二五”和2011年全省科技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三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个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了重要讲话,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了工作报告。会议的精神已经书面印发,请大家认真学习,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作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2010年和“十一五”全省科技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全省科技确立新思路、明确新目标、谋划新发展、开创新局面之年。全省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技术就是经济”的理念,形成了“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工作新取向,谋划和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等三大工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和惠及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崭新的进展,为“十二五”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布了局,起了步。“十一五”以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为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科技贡献率达到43.2%,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一、科技基础条件得到加强

一是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全社会R&D投入年均增幅超过20%,2010年预计达到251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地方政府科技投入34.1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风险补助资金,带动了近27个亿的投资资金;中小企业获得科技担保贷款近30亿元;3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成功举办了两届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会,引入资金30多亿元。

二是创新平台服务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新增5个国家级、4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共签订技术合同694项,涉及资金近1.2亿元。全省现有110家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4个省市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5个国家级、省级专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6个农业科技园,有效地聚集了科技资源和人才要素。省级科普基地增加到63个,较十五末增加20个。

三是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通过科技攻关、应用基础等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形成了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受青年基金资助的15批435名青年科技人员,成为我省杰出科技人才代表,其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成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受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入选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234.3万人、居全国第6位;有两院院士60人、62人次(其中2人为两院院士),居全国第四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共1191人。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稳步提升。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62.2亿元,是2006年的3.7倍,“十一五”年均增长38.4%;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7.0%增至2010年的20.9%,超过五分之一。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实力增强,能力提高。2010年末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98户,比2006年增加533户;户均资产总额3.9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实现新产品产值1830.5亿元,是2006年3.4倍。实现出口交货值608.6亿元,是2006年的4.4倍。OLED、SOC 芯片、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风力发电机系列产品、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突出。2010年八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完成工业总产值3404.4亿元,工业增加值1072.1亿元。成都、绵阳、德阳、自贡、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资阳等11个市州高新技术总产值超过百亿元,较2006年增加8个。“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推进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高新园区、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德阳重装、攀枝花钒钛、广元先进电子、雅安现代生物农业、乐山硅材料、自贡特色新材料、泸州酒业等基地和园区的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三、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是育成、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十一五”全省共育成农畜新品种397个,其中被国家认定为超级稻品种3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小麦新品种1个。农作物新品种累计在省内推广1.6亿亩,增产25亿多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年销售种子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超过10家,有6家企业名列全国种子企业“50强”。

二是研究集成、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十一五”以来,已累计增粮 83.7 万吨,增效节支 19.2 亿元。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建立了20个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示范点,8大节水技术示范推广2500万亩。研发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成都平原杂交中稻优质超高产生产等主体技术和技术模式,促进了优质粮油、生猪、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全省11个市州40县建立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区 1.8 万亩、示范区 183 万亩,辐射带动了 2975 万亩。组建了农业领域8个重点实验室和2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优质粮食、生猪、泡菜等20个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了一大批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种植或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示范点。

2010年,我省有7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占全国农业类科技进步奖总数的28%,获奖数居全国首位。李成云副省长批示:充分体现了科技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祝贺7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请科技厅继续抓好科技为农、服务民生的工作。

四、科技服务民生获得新成效

一是实施了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实施了《四川省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纲要(2008-2010年)》.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和凉山州普格县、木里县建设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科技示范点。实施了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若尔盖湿地生态建设、城镇社区节能减排示范等七个重大联动项目和地震伤情规律分析及应急救治等汶川地震国家863计划应急项目。

二是建成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园四体系”的中药基地建设模式,2009年5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全省中药工业产值居于国内前列。基本形成了集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医疗保健、信息交流等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成了30各国家级和升级研发平台、6个中药材GAP基地、29种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西部最大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生物医药孵化器和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并形成品牌。巨峰省长、少雄常委、成云副省长分别对大会的成功召开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要将大会成果转化为培育、发展壮大我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的巨大动力和机遇,研究切实措施,强力推进,争取有大的突破。

三是推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获得“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经费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2005-2009年,全省获得国家各类新药注册批件450余件。共有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服务企业60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114家,上10亿元4家,科伦药业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大容量注射剂产品、血液制品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形成20余个单品种过亿元的优势产品。全省形成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工业化生产等全过程的研发体系。

五、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建设创新型企业已达706家,东电集团、长虹电器、攀钢集团等7家进入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行列,二重、新希望、科伦等14家企业列入试点。全省已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个,多晶硅联盟列入国家试点。“外来入侵生物快速防治与综合利用产学研联盟”取得阶段性成果。省长蒋巨峰在《科技日报》的专题报道上批示:“意义重大,好!感谢科技厅同志办了一件大好事。”“十一五”企业创新投入312.9亿元,占全省的50.2%;企业吸纳技术交易占全省的86.6%。

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化转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制度。公益类科研院所坚持科技为产业服务,拓展院所发展空间。中央在川院所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建设。高等院校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省畜科院畜科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等转制院所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省食品发酵院2010年实施横向技术合作项目110多个,促进了产业发展。省农科院2010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的自育农作物新品种44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组建的“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填补了我省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建设的空白。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的“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农业大学建立“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成果推广转化模式,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7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获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共12项,项目资金3亿多元,是十五的6倍。

三是基层科技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各地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整合各种资源,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提高了科技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涌现出许多亮点。成都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城市;自贡、宜宾、广元、乐山成功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推进会,签约合作项目总计186项,签约金额达20亿元;攀枝花编制完成《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全省首个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绵阳、德阳、泸州、南充、眉山、遂宁、资阳、凉山、巴中等市州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多样化区域科技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四是资源整合和利用取得成效。落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95项,国拨资金总额16.46亿元,经费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二位。院省合作得到加强,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中科院开展合作项目402项,创造销售收入167亿元,利税47亿元;与中国工程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宏观咨询、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组织实施了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59项。

“十一五”和2010年全省科技创新和支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蒋巨峰省长批示:2010年全省科技系统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迈出了新步伐,为我省“两个加快”作出了积极贡献。谨向全省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和慰问。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科技发展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的科学部署、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和省级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省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科技厅向为四川科技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技管理人楸硎局孕牡母行唬蛩兄С趾凸匦目萍脊ぷ鞯母鞑棵拧⒏鞯胤郊吧缁岣鹘绫硎局孕牡母行唬?/H4>

第二部分 “十二五”全省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省科技事业成就辉煌。展望“十二五”,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全面把握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需求、机遇和挑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推进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一,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面临的需求前所未有。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可持续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和制约因素,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迫切需要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品和产业,加强关键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切需要加强生物医药、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改善生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当前,现代科技发展进入空前活跃的创新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出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技术和产业的整体提升;反之,则贻误时机,陷于被动和落后。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把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我省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四个高地之一,把做优科教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五个着力重点之一,强调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强化了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突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省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三,实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对此,我们要充分肯定,坚定走创新发展道路的信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一是科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还不高,高附加值特征体现还不够明显;二是科研院所和企业结合不足,科技资源的释放还不够充分,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技术转移、技术交易、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一定障碍。

为此,我们提出“十二五”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技术就是经济”的理念,坚持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的科技工作取向,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研院所的骨干作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贡献。

十二五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规划文本讨论稿已经印发会上,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部分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省科技工作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今年的工作要点在月初已经印发各市(州)和县,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今年重点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关于基本思路

2011年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把握全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践行“技术就是经济”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速成果转化为中心任务,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要途径,以整合科技资源为切入手段,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三大工程,深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科技支撑、科技服务民生三大行动,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为支撑引领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今年工作基本思路强调加速成果转化是中心任务。成果转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我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约瓶颈。2010年全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是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工程年,2011年将是成果转化年,我们希望通过实施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在全省开展扎实、有效的成果转化活动,带动形成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探索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路子。

二、关于主要目标:

2011年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制定并启动实施“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0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110个以上。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0项,育成农畜新品种80个以上,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年增收400元以上。实施民生科技创新及示范推广项目100项。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50家,重点支持省级创新联盟30家,启动实施一批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00亿元以上,为“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提供科技支撑。

应该说,这主要是科技厅的政务目标,也是体现2011年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各地科技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党委政府要求,细化本地区工作目标,促进创新发展。

三、关于重点工作

2011年重点工作包括十个方面,各位分管副厅长还要专门部署,我这里强调几点:

(一)完成“十二五”科技规划及年度计划

编制完成“十二五”科技规划是今年省政府要求完成的硬任务。这是指导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我们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并报省政府发布。同时,要加强科技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项目。

十二五科技规划将涉及到计划管理的改革工作。计划管理改革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各类科技计划都要加强调研,提高主动设计、主动组织的能力。省级项目管理中心将建立项目库。二是突出抓大项目,提高重大、重点项目在立项项目中的比重。今年,我们将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同时在支撑计划中设立重大研发专项,一手抓转化、一手抓研发,都是要抓大项目。去年项目的最高额度是400万,今年要超过这个额度。三是突出制度建设,加强预算评审、经费监管工作,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这次会上套开纪检工作会,对这项工作要有新部署。

(二)实施好三大工程

第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实施方案,确立了15个重大专项,五年内将实施1500个项目,带动实现产值12000亿元。奇葆书记批示,“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我省关系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十二五期间要争取有重大突破。请省政府各有关方面就科技厅提出的方案深入研究,支持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巨峰省长强调,要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我们现正处于科技成果转化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一是抓项目引导。要抓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去年,省科技厅实施了一批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项目支持经费最高已经达到400万元以上。这批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上个月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我省多晶硅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光伏产业加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将启动1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首批300个项目。这些项目,各地要加强跟踪和服务,通过项目实施,3-5年内带动实现产值5000亿元以上。二是体系建设,支持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分析测试、技术转移、工程化应用、创新孵化、投融资服务、高新技术园区和基地等7大类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三是抓机制创新,重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产学研联盟机制、奖励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突出政府部门联动集中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做到“大科技支撑大发展”,把科技对各行业的支撑作用落到实处。

第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为引领未来发展超前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科技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经信委、农业厅、国防工办、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今年将召开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启动会,遴选确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集成资源,分层次培育。一是重大关键产品。主要是指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自主创新产品。实施方案已经初步遴选了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屏等20个作为重大关键产品,相关省级部门牵头负责,集成资源,支持其做强做大,抢占发展制高点。二是重点培育产品。主要是指目前规模较小,但市场潜力大、创新性强、成长性非常好、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瞻性产品。已规划5MW直燃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等80个产品作为重点培育产品,由省级相关部门负责,加快培育发展,在一些先导领域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三是区域特色产品。主要是指技术先进、具有区域特色优势、通过培育能达到相当规模、可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带动作用的产品。规划了智能身份识别系统等100个产品作为区域特色产品,由市(州)或有条件的县负责培育发展,省上予以引导支持,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结构升级。

第三,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为提升发展能力凝聚力量。去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八部委共同确定四川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这也是国家在西部地区唯一布局的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各市县积极响应,在全省形成了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良好态势。

在全面贯彻实施试点方案的同时,今年将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推进工作。支持钒钛、PDP、信息安全、卫星通信、现代中药大品种等已有联盟开展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做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引导和组织轨道交通、重大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我省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二是开展技术创新工程示范活动。在全面开展技术创新工程基础上,支持5-10个有条件的市县开展示范,发挥带动作用。

(三)深化拓展三大行动

第一,深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要强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7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基地建设。推进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园区,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创意、动漫、游戏、应用软件及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启动实施《绵阳科技城2011-2015年发展规划》,突出军民结合、人才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特色。积极争取自贡、乐山两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2-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2个国家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0个左右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

第二,深化拓展统筹城乡科技行动。一是组织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规划》,整合农村科技创新与转化资源,全面部署和启动“十二五”农村科技工作。二是推进产业链示范工程建设,3月初,我们在德阳启动了猕猴桃科技创新产业链项目,今年还将继续抓好生猪、泡菜等12个特庇攀撇盗词痉断钅俊H峭平⌒屡┐迨痉镀萍贾С殴ぷ鳎氐阕?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四是推进农畜育种攻关。今年召开全省农畜育种攻关“十一五”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启动大会,力争全年育成农畜新品种80个以上。五是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等的建设,建立农村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第三,深化拓展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一是推进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创新药物、道地中药材大品种培育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项。二是启动实施现代中药千亿产业规划,推进技术创新和大品种、大企业培育等6大工程。三是加强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态保护等科技工作。抓好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地震医学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开展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抓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四是继续在甘孜、阿坝、凉山推进藏区“牧民定居”和彝区“三房改造”科技示范点建设。五是完善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抓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今年将召开第三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会议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今年将邀请10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1000家企业参会。

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部正在编制十二五科技人才规划,省科技厅也正按照省人才工作会议要求编制“天府科技英才”规划。今年将依托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启动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利用好高层次专家人才队伍,加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省合作。

三是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发展。加强省级部门科技工作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大科技支撑大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厅市工作会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确定和实施一批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合作项目。推进科研机构发展,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我省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

四是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是展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引领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科技工作显示度的重要形式。去年以来,省科技厅高度宣传工作,四川科技创新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3月14日,科技日报以“技术创新贯川始终”为题,刊载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的访谈文章,充分地肯定了我省科技创新的成效和做法。今年科技宣传工作要以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三大工程和三大行动为主线,充分展现我省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条件,服务企业主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举措和亮点。

五是加强科技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上周,省科技厅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通过了省文明办组织的现场考核。这是厅机关创建文明单位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厅机关、厅系统和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科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争创先进、立足岗位证优秀、示范引领作表率,为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科技进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肩负的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任务。新的一年是新的起点,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我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四川省高等学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